立足超大城市实际,构建数智“办案+监督+管理”格局
近年来,上海市检察院认真落实上海市委数字化转型要求和最高检数字检察战略,先后出台《上海检察全流程全息在线办案综合平台总体规划》《上海数字检察建设三年规划》,确定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核心、以数据要素驱动为主线、以人工智能辅助为抓手,构建数智“办案+监督+管理”三位一体格局,为服务上海超大城市治理、加快推进检察机关高质效履职、高水平管理、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数智办案,赋能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2023年起,上海市检察院启动建立全流程全息在线办案总门户,综合集成“四大检察”173类案件3447个法定办案行为以及各类办案应用场景,有力推动案件线上办、集成办、规范办、高效办。2024年5月正式上线以来,月均使用人次超10万,所有检察人员和全部检察工作均已实现在总门户“一张网”上通行通办。积极打造“个案全景地图”,从案件受理到办结归档,精准设置办案事项、期限节点、流程规范、权限管控等功能模块,实现案件全流程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目前“捕诉个案全景地图”已经推广至全市检察机关。同时,聚焦上海超大城市公共安全需求、涉外案件办理,同步上线“参与事故调查案件”“涉外办案任务”,引导检察官规范办理此类特殊流程案件。除了捕诉案件,今年还将完成覆盖“四大检察”常见案件类型的全景地图建设。同时,上海市检察机关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探索在检察工作网环境下私有化部署GPU和基础大语言模型,除提供法律知识问答、法条案例检索等常规化的应用场景外,上海市检察院利用模型能力开发刑事检察数字化办案通用模型,通过自动解构法律文书、识别比对关键要素、推送同类案件诉判结果,帮助高效厘清事实争议、研判公诉策略、依法精准规范起诉量刑、排摸提示监督线索、规范统一适法标准等。截至目前,模型已应用于危险驾驶、故意伤害、盗窃、寻衅滋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10类常见罪名。同时,利用大模型技术等延伸开发案卡自动填录、文书自动生成等功能。目前已实现捕诉案件全量案卡自动回填,回填准确率超95%,从源头有效实现数据精准汇聚,为承办检察官减负赋能。围绕数据可信、规范办案、高效协同,运用区块链技术建设“区块链+检察,打造全流程可信体系”,获第六届长三角区块链应用创新大赛优胜奖。全面赋能检察官严格依法、公正、规范办理每一个案件,有力统一司法尺度、提升办案质效,让人民群众切实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数智监督,促推法律监督模式重塑变革。上海市检察机关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深度融入国家治理体系,为上海超大城市治理贡献检察力量。依托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结合上海地域特点、犯罪结构特征等方式,以办理的案件、发现的问题为切入点,研发应用取保候审保证金监管等157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侦查监督标准化审查、诉判自动全要素比对、在押人员监管数据多维度碰撞等方式,全面、高效、精准发现监督线索3114条,成案1509件,促进规范公正执法司法。37个模型在全国推广应用,其中虹口区检察院构建虚构住房租赁合同备案登记骗取新能源购车补贴监督模型,督促立案调查涉嫌诈骗、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犯罪嫌疑人100余人,移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贿赂犯罪2人,追回国家损失450余万元。崇明区检察院利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全链条治理特种车辆非法倾倒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从车辆轨迹等海量数据中筛选锁定可疑车辆64辆、追溯违法倾倒点20余处,监督取缔无名堆场、清理砂石5万余吨,追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款800余万元,并促推辖区完善集中监管机制,模型拓展应用至相关长三角区域,以数智之力推动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再到系统治理的突破跃升。
数智管理,助力一体抓好“三个管理”。上海市检察机关围绕最高检一体抓好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总要求,以数据驱动,深化落实一体抓好、贯通推进“三个管理”。加强业务管理。全力打造上海检察数据基座,建设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刑事执行检察和未成年人检察6类全量业务数据驾驶舱,更加直观、实时、全面展示全市检察业务运行趋势、规律、特点、问题等,并结合业务短板、部门需求等,设立“认罪认罚案件调整确定刑量刑建议”“长期未结案件”等10个专题分析模块,对每个数据层层下钻至具体单位、部门、检察官,深入分析、找准关键环节,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依托“诉判不一”专题分析模块,重点拓宽抗诉线索来源,提升抗诉质效。加强案件管理。在总门户开发搭载个案全景地图模块,全面关联案件、人员、文书等,以鱼骨图形式逐案展现从受案到办结的全部环节和办案行为,实时更新办案进度,并按照法律规定提示节点、规范程序、管控权限等,探索运用个案全景地图开展案件质量检查。如案件起诉前,检察官要在线进行案件质量自查,对办案智能辅助模型发现的问题及系统提示的证据审查、法律适用、文书制作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最终的自查确认,形成线上的自查清单归档,发送部门审核,赋能办案人员、办案部门的自我管理、过程管理,助力“在办案中管理,在管理中办案”。加强质量管理。依托全过程在线管理系统,深入推进融合式、贯通式的案件化监管模式,对案件从受理、流转、办理、结案等各环节办案流程实现闭环管理,实时贯通检查、评查等数据,一体构建“检查+评查”的数智管理新模式。在受案时同步自动生成对应监管案件,通过内设的2200余条智能化监管规则,动态、实时、全程巡查办案各环节,实质化增强办案流程监控,及时督促整改程序不规范、行权不当等问题。2024年全年制发《流程监控通知书》1449份,同步“体检”确保监督办案严格依法。在案件办结后根据案件类型、是否存在程序或实体问题等,自动筛选分流,全覆盖开展重点评查、常规评查、快速评查,以数智管理助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作者为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